1 、浦宏海水淡化設備零部件均采用知,質量可靠。
2 、整體化程度高,易于擴展,增加膜數量即可增加處理量。
3 、浦宏海水淡化設備自動化程度高,遇故障立即自停,具有自動保護功能。
4 、脫鹽率高,可達 98 %以上。
5 、浦宏海水淡化設備能耗低,運行成本低。
6 、水利用率高,回收率達到 50 - 75 %。
7 、浦宏海水淡化設備結構合理,占地面積少。
8 、先進的膜保護系統,在設備關機時,淡化水可自動將膜表面的污染物沖洗干凈,延長膜壽命。
9 、系統無易損部件,無需大量維修,運行長期有效。
全球水資源短缺問題日趨嚴重,已成為各國必須面對的重大資源問題。全國政協委員、自然資源部天津海水淡化和綜合利用研究所所長李琳梅認為,當前解決我國水資源短缺問題單純依靠存量已不可行,必須要轉換思路通過增量水源來破解這一難題。
“在我國人均淡水資源量21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28%。作為經濟發展核心區的沿海地區缺水形勢尤為嚴峻,55個沿海地級市中51個缺水,12個海島縣全部缺水,現主要依靠調水、地表水、地下水解決水短缺問題。華北地區由于大量超采地下水,整個華北平原形成了世界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區,地下水超采面積已達18萬平方公里,累計虧空1800億立方米,引發了地面沉降、海水倒灌入侵水、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李琳梅告訴記者,發揮海水淡化增量水源和優質水源作用,是解決制約沿海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水資源瓶頸問題的重要途徑。
“結合我國國內情況,海水淡化的諸多優勢也逐漸顯現。”李琳梅介紹,海水淡化是水資源的開源增量技術,國際上海水淡化水作為主要增量水源應用范圍遍及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3億多人因此受益。如何大力發展海水淡化,應對用水危機?李琳梅認為,要加強規劃布局,將實施“國家藍水工程”納入“十四五”規劃,布局海水淡化水作為新水源的大型供水工程,以彌補我國水資源缺口。同時,要提高戰略定位,將海水淡化納入國家水資源戰略體系,將其作為沿海缺水城市、海島的第一增量水源加以推進,自然資源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和衛健委成立海水淡化工作小組,統籌協調全國海水淡化工作,統籌規劃立項、資金保障、技術保障及水質保障。
在加快推廣海水淡化技術方面,她建議,將“國家藍水工程”作為新水源基礎建設項目,建設3至5個30萬噸/日級以上自主大型海水淡化示范應用工程及配套,開展海水淡化水為市政和工業供水的技術裝備政策分類示范,建立合理的海水淡化定價機制,形成可推廣應用模式。
此外,她還提出要加強創新引領,加大自主研發支持力度。“設立國家重大海水淡化科技計劃,集中突破反滲透膜、高壓泵等海水淡化關鍵材料裝備研發難關,確保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建立國家級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技術產業中心,推進海水淡化創新示范基地、技術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大型試驗場等建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引領力。”
蘇州浦宏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水處理設備的廠家,主要產品有RO反滲透設備,中水回用設備,EDI高純水設備,海水淡化設備,軟化水設備,超濾設備、去離子水設備,工業廢水污水處理設備等各種水處理技術的研發,設計生產、安裝調試等一體化企業。商務咨詢:178-1187-2518 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