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浦宏海水淡化設備零部件均采用知,質量可靠。
2 、整體化程度高,易于擴展,增加膜數量即可增加處理量。
3 、浦宏海水淡化設備自動化程度高,遇故障立即自停,具有自動保護功能。
4 、脫鹽率高,可達 98 %以上。
5 、浦宏海水淡化設備能耗低,運行成本低。
6 、水利用率高,回收率達到 50 - 75 %。
7 、浦宏海水淡化設備結構合理,占地面積少。
8 、先進的膜保護系統,在設備關機時,淡化水可自動將膜表面的污染物沖洗干凈,延長膜壽命。
9 、系統無易損部件,無需大量維修,運行長期有效。
近年來,我國的海水淡化能力不斷提升,海水直流冷卻、海水循環冷卻、大生活用海水技術得到不斷應用,年利用海水作為冷卻水量近千億噸。下面進行海水淡化行業發展環境分析。
截至2016年底,我國海水利用產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全年實現增加值超過14.85億元,比上年增長接近7.4%。具體來看,全國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27個,產水規模達到120萬噸/日。主要采用反滲透和低溫多效蒸餾海水淡化技術,產水成本維持在6.4-7.5元/噸。
由于我國能源結構的特點,在已建成的海水淡化工程中,基本上都是采用反滲透(SWRO)和低溫多效蒸餾(LT-MED)技術。如今,商業化的海水淡化技術可以分為兩種類型:熱法和膜法,熱法主要是低溫多效蒸餾工藝(LT-MED)和多級閃蒸工藝(MSF),膜法主要是反滲透海水淡化工藝(SWRO)。
熱法和膜法都是已經大規模工程應用的成熟技術。總體來說,熱法具有系統穩定、可靠、產品水水質高的優點,缺點是能耗較高;而膜法技術具有一次性投資省、能耗較低、操作彈性大的優點,缺點主要是維護量較大。
根據發改委、海洋局聯合印發的《全國海水利用“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全國海水淡化總規模達到220萬噸/日以上。預計“十三五”中后期,國內海水淡化將保持中高速增長態勢,到2023年海水淡化產水規模將達到285萬噸/日,產業發展將再上新臺階。
其中,整體產業鏈保持中速平穩增長,海水淡化項目有望實現高速快速增長,膜設備、反滲透設備等水處理設備利用形式完成初步規模化示范,海水淡化產業發展將再上新臺階。
我國水處理產業發展已經進入轉方式、調結構、換動能的關鍵時期,供需多元化格局越來越清晰,結構低碳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產業鏈系統化特征越來越突出,水處理產業由此迎來了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局面。
隨著以清潔低碳為特征的新一輪“節流開源”蓬勃興起,海水淡化將成為今后我國水資源利用的主要形式。受政策環境改善、成本下降等多重因素影響,我國海水淡化市場規模快速擴大,我國海水淡化設備投資規模也不斷增長。以上便是海水淡化行業發展環境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蘇州浦宏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水處理設備的廠家,主要產品有RO反滲透設備,中水回用設備,EDI高純水設備,海水淡化設備,軟化水設備,超濾設備、去離子水設備,工業廢水污水處理設備等各種水處理技術的研發,設計生產、安裝調試等一體化企業。商務咨詢:178-1187-2518 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