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浦宏海水淡化設備零部件均采用知,質量可靠。
2 、整體化程度高,易于擴展,增加膜數量即可增加處理量。
3 、浦宏海水淡化設備自動化程度高,遇故障立即自停,具有自動保護功能。
4 、脫鹽率高,可達 98 %以上。
5 、浦宏海水淡化設備能耗低,運行成本低。
6 、水利用率高,回收率達到 50 - 75 %。
7 、浦宏海水淡化設備結構合理,占地面積少。
8 、先進的膜保護系統,在設備關機時,淡化水可自動將膜表面的污染物沖洗干凈,延長膜壽命。
9 、系統無易損部件,無需大量維修,運行長期有效。
導語:自去年中東地區海水淡化價格降至0.5美元/立方米后,上月迪拜545,000立方米/天的Hassyan海淡廠合同價再創新低,低至0.277美元/立方米,該項目由阿聯酋公用事業集團Utico公司中標。今天小編與您分享GWI出版人Christopher Gasson先生對此的看法。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在如今的海水淡化市場,技術的發展還能對水價產生多大程度的影響呢?
Hassyan海水淡化廠0.277美元/立方米(RMB1.82元/立方米)的水價可以說是創記錄的。即使這一低價可能主要得益于該項目較長的合同年限(35年)和較低的能源價格(0.025美元/千瓦時),但我想許多業內人士依然會對此低價感到意外。
而比這一低價更讓我意外的是,這筆交易似乎并沒有涉及新的重大技術突破。在過去,海水淡化價格的下降可以說是和技術的發展緊密相關的。
比如二十年前,當海水淡化項目的合同價首次突破0.70美元/立方米(RMB4.59元/立方米)大關的時候,是由三項技術進步所共同推動的:1)等壓能量回收裝置、2)高通量反滲透膜、3)獨特的壓力中心設計。
在此之后,海淡價格又逐步從2003年IDE在Ashkelon項目中出價0.53美元/立方米(RMB3.48元/立方米)慢慢發展至Utico在Hassyan項目中出價0.277美元/立方米(RMB1.82元/立方米)。這一過程的突破很大程度上則得益于另外三個因素:1)太陽能海水淡化技術對能源成本的削減、2)項目資本投資的下降、3)EPC合同定價過低。
那么,再回到我一開始的問題,在海淡價格不斷下降的當今市場,技術還能帶來哪些突破呢?
這讓我想起了上月GWI所公布的全球水獎中 “水技術偶像(Water Technology Idol)”的評選結果,我想也許該獎項的獲勝者——威立雅旗下Sidem所開發的Barrel模塊化RO處理裝置,可以給市場帶來更多的可能性。這一技術使用了智能連接器設備,從而讓數百張膜同時放入單個壓力容器中變得可行,很好地節省了能源消耗和占地面積,膜性能也更加穩定。在我看來,這一技術不僅僅是為了降低海淡成本而設計的,它還旨在幫助威立雅規避大額EPC合同的潛在風險。
隨著海淡項目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技術的持續進步,非過程風險的控制(如大額EPC合同的風險)似乎變得更為重要。也許在未來,當海水淡化項目的施工方和工藝提供方之間可以更好地劃清界限和各司其職的時候,市場也將更加聚焦于技術的突破。
蘇州浦宏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水處理設備的廠家,主要產品有RO反滲透設備,中水回用設備,EDI高純水設備,海水淡化設備,軟化水設備,超濾設備、去離子水設備,工業廢水污水處理設備等各種水處理技術的研發,設計生產、安裝調試等一體化企業。商務咨詢:178-1187-2518 王工